2025年4月1日上午10:00-11:30,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2025年春季第五期Reading Club,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在读博士生李冉。
在本次活动,主讲人分享了由Simonsen等人在《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期刊发表的论文,题目为Spot price biases in non-linear health insurance contracts。文章研究了非线性健康保险计划中的消费者行为,特别是消费者对当前价格(spot prices)和预期年末价格(expected end-of-year prices)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如何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研究利用了丹麦的政策变化和全民数据,探讨了消费者在面对非线性健康保险计划时的前瞻性行为和对短期价格的过度关注。尽管消费者在覆盖年度末尾表现出前瞻性行为,但这种行为也是由于对短期价格变化的过度关注,而非对长期价格的理性预期。研究发现,自报有流动性约束的个体对当前价格的反应更为强烈,这表明流动性约束可能是导致消费者对短期价格过度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指出,如果消费者在非线性健康保险合同下不能作为理性的动态优化者行事,那么这种合同可能会导致“行为风险”,即由于错误或非新古典主义偏见导致的次优行为。一种可能的政策工具是创建支出账户,将自付费用平均分配到整个覆盖年度,以反映预期的总支出,类似于福利国家中的累进所得税制度。
文章信息:Simonsen M, Skipper L, Skipper N, et al. Spot price biases in non-linear health insurance contract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1, 203: 104508.
(李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