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在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成立一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论坛2021:低碳经济转型中的人类健康与医药创新”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成功举办。如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教授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人类健康”环节做的主旨发言。
众所周知,空气污染会影响人类健康。据相关记载,每年约有667万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即便在产妇生产之前,经常性的空气污染暴露会导致婴幼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很早阶段就死亡。我们可以看到,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口年龄分布有两个峰值,一个位于高龄段,另一个位于早期生殖阶段。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控制空气污染问题。众多研究对空气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大多探讨了空气污染暴露对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的研究也建立了暴露反应曲线来预估相关的风险。但是,也有证据证明,空气污染会导致婴儿出现低出生体重或早产现象。数据表明,有15.6%的低出生体重婴儿和65.7%的早产儿受到了空气污染的影响。
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空气污染暴露对早期健康的影响问题。纵观整个生殖过程,空气污染都在其中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早期阶段,空气污染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卵巢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在胚胎期,空气污染可能会导致母体胚胎异常,进而造成神经管受损等出生缺陷;在妊娠过程中,母亲也会受其影响引发妊娠高血压。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妊娠失败的案例,大多为死产和流产,以及许多早产带来的低出生体重问题,进而导致生育率下降。
大量研究讨论了妊娠失败与空气污染的关系,正如我刚所提到的一项关于PM2.5暴露与自然流产的美国研究,还有关于PM2.5暴露与早期流产的中国研究。那么空气污染怎么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呢?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非洲和南亚两个地区来研究空气污染是如何导致流产的。其中,非洲拥有较高的妊娠失败率但是基数不大,南亚拥有不高的妊娠失败率但是基数很大。我们可以看出,空气污染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此外,在中国、印度或者一些非洲国家中,PM2.5或空气污染的程度也是分布不均的。全球的空气污染的不平等是一个重要问题。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33个非洲国家的共计42000个病例,并运用了自匹配设计方法。我们发现,随着PM2.5暴露增加,妊娠失败的比率也随之增加,大多体现为死产和流产率的增加。在南亚,包括南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我们也看到了PM2.5的暴露与高妊娠失败率的联系,我们也做了相关的测算,发现如果我们满足PM2.5的指标,可以相应减少7%妊娠失败。当然,其中有很多细节,尤其是研究分布问题,我们使用与非洲相同的设计方法,运用相同的自我对照与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在妊娠期阶段,PM2.5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死产率和流产率就会增加1.03%。在南印度、巴基斯坦、北印度等地区,我们可以发现,区域差异和年龄差异是明显的。那些居住在偏远地区的35岁以上群体拥有最高的风险概率,这又向我们强调了与妊娠失败率相关的风险不平等问题。这里有一个关于印度的更加详细的情况,印度恒河平原地区因空气污染所致的妊娠失败率较高,而在拥有相似PM2.5污染水平的其他地区,妊娠失败率却相对较低。
我们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通常情况下,PM2.5暴露是增加妊娠失败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PM2.5暴露水平持续存在,我们需要慎重考量未来的人口健康状况。同时,这种危害不仅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它更是全球性的问题。在 PM2.5 较高的国家和公共服务较少的国家,PM2.5 分布越是不均。这种空气污染的全球分布不平等问题是很重要的;第二,PM2.5暴露带来的负健康效应会加重疾病负担。尤其是污染积累和人口总量都还在快速增长阶段的南亚地区。因此,在未来,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降低PM2.5污染水平,这种生育率低下的趋势将会继续保持。这个研究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低碳经济转型息息相关。
我们相信,在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度,碳中和不仅能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负健康影响,最为重要的是,它还能降低空气污染带来的负健康影响,这也是当前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最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