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闻动态

高福 | 全球健康必须要走向全球

20221222日,时值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成立2周年,由北京论坛、亚洲开发银行和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北大全球健康发展论坛2022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全球健康:数字转型和发展鸿沟”为主线。如下是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主任高福,在全球健康与卫生外交环节的主旨演讲。

高福.jpg

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共同探讨全球健康,我的主题是“全球健康必须要走向全球”。在这个时代,我们真的需要全球化。尽管我们正在谈论全球化,但我们缺乏对它的实践。我们正面临着新冠疫情的诸多挑战,比如数据共享和世界上的政治化,这使我们很难在全球层面做一些事情。我们缺乏常识和科学等知识以控制新冠疫情。

目前在全球和中国的新冠疫情情况如何?

从全球看,目前奥密克戎变种席卷了全球,而且它在不停地变化。在2022年年初,主流毒株是德尔塔,接着是奥密克戎及它的变种。病毒合作的很好,它们试图改变自己的面孔,变成如此多不同的奥密克戎变种。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了,但疫情在冬季的北半球爆发,包括现在北京发生的情况。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刚在武汉爆发的时候,接下来我们经历了很多波疫情的反复,但中国通过“动态清零”策略基本实现了清零。从今年的4月份开始,南方疫情爆发,接着是北京疫情爆发。现在,病毒几乎无处不在。虽然我们仍在使用“动态清零”策略,但我们现在的目标是零疾病而不是零病毒。

现在我在为全球化发声,我想提醒大家,我们从这次新冠疫情中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2020年初,谭德塞博士总是强调“团结、团结、团结”,也就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现在,我再次呼吁“团结”!从全球来说,健康和气候变化这两个领域都非常需要中国、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在全球的努力下,科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呼吁“科学”。

同时,我们也要呼吁“数据共享”。当我们在谈论全球公共卫生时,数据共享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有新的技术、科学,但如果我们不分享数据,数据就会藏在你的抽屉里,这没有帮助。回想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当时我们失去了2500万到5000万条生命,相比之下,此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到目前为止,三年来的损失还不到700万。这是非常好的数据,意味着各国之间有非常好的沟通。例如,我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发现SARS-CoV-2病毒的工作。工作10天后,即202011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在GISAID发布了SARS-CoV-2基因组序列。从此,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开始致力于疫苗的开发,因为在关键的网站上有这个数据了。

然而,全球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病毒是如此的严重和聪明。我用聪明这个词来将病毒与我们人类对比。我们如此努力地工作(清除病毒),但病毒却以如此多的变种来拯救自己,结果是我们仍然有新冠疫情。同时,整个世界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都受到了攻击。有很多的信息疫情和谣言,比如,公众认为是科学家创造了病毒,病毒是由某人交付和传播的,等等。我记得当我被任命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时。《柳叶刀》杂志建议我从他们的角度写点东西,他们说:Geoge F Gao: Head of China CDC Signals a more global outlook”,这是2018年在《柳叶刀》上发表的文章标题。至少在我的领导下,我们在数据共享方面做得很好。但同样,我们仍然有问题。比尔·盖茨在他最近的文章中主张了一些关于对下一次大流行病预防控制的建议以及我们可以一起采取什么行动。

中国已经做了什么?中国现在在做什么?我们在此时被批评的特别多,原因是觉得我们开门晚了。但是,三年来,中国通过使用“动态清零”策略,工作做得是比较出色的。首先,中国之所以使用“动态清零”策略,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我们必须谨慎。在过去的三年里,“动态清零”策略在挽救生命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死亡人数仍然是最少的。第二,我们为开发疫苗、药物和抑制剂赢得了时间。我们甚至应该是第一个知道“群体免疫”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中国有传统智慧“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这就是“群体免疫”的含义。但是,从一开始,当我们从武汉的病例分离出这种原型病毒时,它的致病性很强,我们当时无法进行“群体免疫”策略。所以很多国家,比如英国,都实施了“群体免疫”策略。我非常了解英国,因为它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那里花了10年时间进行博士生培训并在牛津大学担任讲师。但我们知道,像“大禹治水”那样的“群体免疫”在当时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但现在,我们知道是做这个策略或所谓“群体免疫”的时候了。

中国对现代公共卫生的贡献。中国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在坚持“动态清零”策略,特别是在2020年和2021年,这些经验为现代公共卫生做出了贡献。我们一直是零病毒状态。病毒不时地从国外传入中国。这就像泉水,我们清理了病毒,病毒又来了。但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新冠疫情不像泉水,而是像一直存在的湖。当新冠疫情如海啸时,中国所拥有的程度如波浪。因此,我们总是可以确定病毒的来源,因为我们有这个泉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为现代公共卫生做一些事情。首先,以COVID-19病原体的来源为例,我们从一开始就怀疑它来自蝙蝠或穿山甲;我们经过努力,证实它不是来自蝙蝠或穿山甲。蝙蝠或穿山甲携带的病毒与COVID-19病毒或称为SARS-CoV-2完全不同。第二,我们发现冷链可以将病毒带入中国。虽然这很罕见,但它可以。它可能在冷链上有一些活的细胞碎片,然后它们可以带来病毒。

根据上述情况,我可以把中国对现代公共卫生的贡献全部归纳起来。我把这些称为“三步走”。这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非常重要。第一步是科学,在病毒确定了流行病学的参数后,我从科学中得到答案。第二步,让大家提高意识,宣教,确保公众了解你在做什么,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实现更好的依从性。第三,你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决策系统。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帮助你寻求真理,而行政帮助你更加务实,这在中文里是“科学求真、行政务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一直在运行“动态清零”策略。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我将其付诸实践,实际效果很好。

我还为《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写了文章,关于“社区层面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在全球范围内呼吁这一点。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多地关注或将我们的资金用于社区层面的能力建设。这将有助于你预防和控制下一个大流行病。这篇题为“Science-based, public-involved, and swift administration strategy for future pandemic preparedness”的文章已经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我们在中国或中国CDC所做的工作,可以去查看全文。

为什么我们有COVID-19

我们总是被攻击说病毒是由人类创造的,等等。为什么我们会有COVID-19?我们怎么会有COVID-19的大流行?很多传言都在那里,信息疫情总是在那里。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对于很多专业人士,包括我,一个病毒学家和免疫学家在内,都参与了全球防备监测委员会(GPMB)的工作。GPMB 2019年的年度报告显示,流感和冠状病毒可能引起下一次大流行。我们当时就知道这可能会发生。另外,我还参与了“EVENT 201”的演习,在演习中,我们怀疑有一种叫做冠状病毒相关肺炎综合症(CAPS)的病毒引起全球大流行,它就像COVID一样。我作为中国CDC的主任从一开始就在那里参加。事实上,一旦我们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与牛津大学的Dr. Chen WangPeter W Horby以及弗吉尼亚州的Frederick G Hayden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并分享了数据文章题为A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of global health concern。正如《柳叶刀》上写的那样,我们四个人于2020124日了解到,这种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作为专业人士,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我们不能隐藏任何东西,必须分享这些数据。

想想埃博拉病毒和流感病毒,它们总在分享。迁徙的鸟类携带的病毒传到鸡、狗、猪继而到人类身上,这是一个生态循环。病毒来自地球而不是任何国家。埃博拉也有同样的生态循环。回想流行病历史,发现有七种冠状病毒可以感染人类;有两种是最近新发现的。第一个是HCoV-229E,发现于1965年,之后你就有了7个这么多。目前,SARS-CoV-2正在扩大其领土。它们的宿主范围从人类到这么多动物。所以,很难根除这种病毒。这种病毒会和我们共存。

我们也会思考为什么有这么多病毒,为什么是全球问题?因为人类行为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以及生态的变化,这背后真的涉及到很大的事件,不是任何局部的本地的事情,所以我们真的需要携手合作。

2016年的时候,我为《Trends in Microbiology》杂志写了一个综述,在这中间给出了我的观点“下一个重组的CoV将出现并在人类群体中引起另一次爆发,这很可能不是一个如果问题,而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知道这会发生。从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提到首先疫苗应该是国际的,我们应该分享。我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杂志《China CDC weekly》封面也提到“If we do not share the vaccines, the virus will share the world。所以非常感谢北大能够举办这个活动,让我们讨论全球健康及发展鸿沟,我们不希望真的有这些鸿沟或争议,我们希望能够真正去分享。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承担行政事务之外,我的研究团队也做了非常多的科研工作。我们团队分离了最早的人类的单抗,和药企和君实制药及礼来一起合作,这已经成为商业上可用的专门的单抗,包括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都有,已经在2021年拯救了很多生命。这也彰显中美之间可以非常好的合作,我们分离了病毒,分享给礼来,礼来把这个进行商业孵化并在美国、欧洲进行使用。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以击败下一个冠状病毒或X疾病。

21世纪已经有七起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最近的一次是猴痘。从全球健康的角度,我想呼吁请不要忘记新的污染物比如口罩,口罩的处理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对此持谨慎态度。我们必须通过对科学的研究为公众做一些工作。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的2018年,我出版了一本书叫“Influenza Virus: An unavoidable enemy 。该书的英文版很快就会在新加坡的世界科学出版社上市。

此外,我还做了很多其他的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工作,我希望今后能与你们一起工作,让我们确保“全球健康真正走向全球”。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