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在管控新冠疫情、改革医疗保障体系、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并对2022年继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进行了展望。报告强调,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应坚持预防为主,明确预防保健在全民健康水平提升中的重要地位,这对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健康素养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与健康有关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健康素养的提高不仅能够显著改善个人的健康状况,并且也能使周围人群和整个社会的健康效益得到提升,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因此从长期来看,健康素养是改善一国人口的健康行为、提升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健康素养作为一种被长期忽视的健康决定因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具备较高健康素养的居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病毒知识和防疫信息,建立对疫情的正确认知,并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Abel & McQueen, 2020)。因此,在我国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天,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对持续巩固新冠疫情防控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而健康素养在疾病防控、慢病管理和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aakkari & Okan, 2020)。
基于此,笔者所带领的课题研究团队于2021年通过网络问卷方式对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地区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数据支撑。在本次调研中,我们结合国内外关于健康素养的测评方法,创新性地设计了《北京大学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20年的受访群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随机抽样和问卷收集。调研问卷的设计参考《欧洲健康素养调查问卷》(HLS-EU-Q47)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素养66条),兼顾了国际可比性和本土代表性;问卷内容包括“医疗保健(Health Care)”、“疾病预防(Disease Prevention)”和“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分别涵盖“健康知识(Health Knowledge)”和“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两类问题,共包含30道判断题。问卷期望通过合理的维度区分和问题设计来对每个受访者的健康素养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测度,并对健康素养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维度的分布进行比较。
本次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1,438个,样本平均年龄为40.57岁,其中男性占56.33%,女性占43.67%,东、中、西部样本占比分别为51.32%、29.46%和19.2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居民的平均健康素养得分为83.93分(满分为100分),得分在80分以上的样本占比为71.49%,得分在90分以上的样本占比为25.03%。该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国居民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但具备较高素养水平的人群不足三成。同时,健康素养得分在不同群体具有显著的差异:以性别为例,男性的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83.31,低于女性的平均得分84.74,说明女性群体在平均意义上具备更高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年龄段来看,健康素养得分随年龄增长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大于65岁的老年组平均得分最高,为85.12分;45-65岁的中年组得分最低,为82.65分;小于25岁和25-45岁两个群体的得分接近,为84分左右。在婚姻状态方面,有无配偶的人群之间健康素养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均为84分左右。在文化程度方面,个体的受教育水平与健康素养得分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小学及以下群体的健康素养得分为79.18分;在此基础上学历水平每提升一个等级都会带来2-3分左右的健康素养得分获益,而大学本科及以上群体的分数在所有学历组中最高,为87.84分;这一结果有力佐证了教育对于健康素养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受访者的健康素养得分接近,均为83分左右;而东部地区的平均得分较高,为84.48分;这说明居民健康素养同样受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课题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考察了各人口、经济和社会变量对不同维度上健康素养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对提升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重视学校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园的健康科普工作。教育对提升健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个体教育水平对健康素养得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在健康素养的各个维度上具有体现。这是因为,教育对健康素养的形成与早期积累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教育能够提升个体在文字阅读、数学计算及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从而为健康知识的获取、认识、理解、应用等环节提供认知基础;另一方面,教育对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人际交流及其他方面的非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因此对个体成年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就医习惯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在学生成长早期,将健康科普与校园中的知识学习有机融合,可以帮助未成年人及早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从而具备更好的健康素养基础。
第二,重视预防保健在全民健康水平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尤其需要关注和加强中年群体的疾病预防科普工作。我们的问卷分析结果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在“健康促进”与“医疗保健”方面的健康素养较高,而45-65岁的中年群体对“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与行为了解相对较少、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劳动者普遍存在亚健康问题,慢性病风险较高。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的高发和年轻化...这些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效益提升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此外,对传染病预防认识的不足也会导致个体在面对诸如新冠疫情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难以有效应对,导致医疗机构的负荷加剧和医疗资源的挤兑,不利于整体防控。因此,重视健康行为的正确引导,普及慢性病、传染病等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以“治未病”的精神推进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对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平衡地区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差距,加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健康素养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不同地区之间的受访者在健康素养得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中、西部地区在健康促进维度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这与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的客观差距有关,也与各地区在健康科普和宣传教育方面的主管重视程度有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地区在未来对疾病预防和保健的重视程度必然会不断增强,对健康素养的需求和重视程度也会逐渐增长。因此,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健康宣传与普及力度,对缩小地区间的健康素养水平差距、实现全民健康的共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卫生健康经济学、人力资本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Health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出版《经济学原理》、《应用计量经济学:EViews与SAS实例》、《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农民工参保效果研究》等多部教材和著作,并先后主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资助的多项科研课题。当选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主席,担任国际学术期刊China & World Economy副主编,China Economic Review、Inquiry、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客座主编及多个学术杂志的编委,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务委员等社会职务。讲授课程包括计量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中国经济转型等,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秦雪征,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西方经济学专业主任,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资助的多项课题,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Health Econom-ics》、《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季刊》等中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经济学原理》、《应用计量经济学:EViews与SAS实例》和《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农民工参保效果研究》等多部教材和著作。曾当选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主席,担任国际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等客座主编,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他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卫生健康经济学、人力资本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
(内容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