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北大国发院EMBA论坛第89期暨北大国发院30周年商学论坛系列活动举行。本期活动先由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国恩带来以“星球健康经济学——全球医疗健康的趋势展望”为主题的演讲;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善诊(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MO、国发院2023级EMBA寇冠超,北京万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国发院2021级EMBA夏锦泉,原丹麦灵北制药市场销售副总裁、国发院2020级EMBA瞿娜,北京本清源科技公司董事长费璟昊分别就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问题与刘国恩老师展开了深入研讨。
活动由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助理院长、国发院EMBA中心主任柴豫荣老师主持。
刘国恩:人类文明——经济增长与星球健康
刘国恩老师从经济增长和星球健康的角度探讨了人类文明如何延续的问题。
回顾漫长的历史,刘老师指出,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实现了快速的现代经济增长,以及随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分流。
同时,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加速,人类也为之付出更大代价,生态安全边界受到挑战,升温、污染、生态多样化流失等问题凸显。甜甜圈模型展示了人类文明在不同发展阶段获得的福祉以及付出的代价。
作为高级语言动物,人类具有预知、计划、合作、创造的能力,因此有理由通过自身努力,尽可能约束非理性的过度行为,降低盲目突破星球健康边界的“可预防”威胁的风险。
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应该建立健康命运共同体。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发起的“星球健康坐标”工程就是对这一人类共同梦想的践行。该工程以全球公开可靠的数据为基础,通过量化度量、权重估计和专家验证,来绘制全球可视、生成、交互、动态图谱,助力世界各国知晓当下自己的风险边界。
刘老师欢迎更多社会人士以一己之力投入到这项全球公共品的工程中来,共同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而努力。
圆桌对话:全球医疗健康实践与创新
医疗与大健康是北大国发院EMBA的强势领域,学院在这一领域集结了很多专家和锐意创新、有所建树的校友。
瞿娜首先看到全球医疗健康的投入都在增长,但是在有些创新领域如脑健康方面的投入却在减少,因为多年的努力成效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公众在阿尔茨海默症等领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医疗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助于减少国家在这方面的负担。她近期出版的新书《业务敏捷——打造数智时代的高适应力组织》对医疗健康的变革做了探讨,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创新药的研发队伍中,做好公众教育、患者教育。
寇冠超联合创立的健康管理企业善诊集团聚焦于银发群体的数字健康创新。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2019年他们和合作险企共同进行了产品形态上的创新,开发了适合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医疗险产品,填补了这个市场的空白。他赞同刘老师的观点,认为整个社会应该增加在疾病预防方面的投入,而不仅仅是关注医疗干预阶段,因为预防阶段的投入产出比会远远高于干预阶段。
为医院提供数据驱动管理系统的夏锦泉表示,当前医院在支付制度改革背景下普遍经营压力比较大;很多院长最头疼的还是管理无法量化;医院在管理上的数字化,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精细化运营、精细化成本管控,对医院的科研、学科发展、高质量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费璟昊博士既是计算机学科的学者又是医疗行业的实践者。他表示,他们一方面在努力探索并改变人们对骨科疾病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研发智能普世价值工具,将手法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并实现量化、机械化、智能化;对于稀缺的医师资源,他们还提倡普世价值,在顶级专家稀缺的情况下,利用智能化工具协助顶级专家为普通百姓服务。
刘国恩教授最后点评道,数字化、智能化将大大促进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但如何让数据生产要素在中国变得既合法又合规,并且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安全的风险、保障国家安全是社会各界需要探讨的问题。数据是数字化时代新的生产要素,我们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数字“矿产”如果不能够有效开采和使用,我们就可能面临继工业革命之后,在数字革命的新阶段再次落后的风险。(张彤 撰稿)
文章转载自 北大国发院EMBA 公众号 作者 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