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闻动态

周脉耕 | 基于疾病防控需求的监测数据分析利用

2022年2月28日,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举办了主题为“基于疾病防控需求的监测数据分析利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国恩院长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研究员殷鹏和副研究员齐金蕾一行,从疾病防控需求分析及相关数据研究与到会的师生进行了分享。

20220301121927.jpg

周脉耕副主任指出中国正处在快速健康转型时期,面临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双重威胁。经济增长、收入增加、教育普及、科技进步、生活提高和医疗改善,疾病的发病与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人口结构高龄化以及环境的变化,使得慢病发病与慢病死亡已成为凸显问题。目前主要的慢性病是:心脏病、脑卒中、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从慢性病的病因链分析可以看出,疾病在发病前会有代谢指标的变化,这些指标与可防控的个体行为有关(如: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吸烟、有害饮酒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肥胖是慢病的隐患。因此,从健康相关因素的暴露和流行情况、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关系、疾病的治疗和危险因素的干预四个方面展开科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慢病中心主要通过“全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和“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作为数据源开展相关研究。“全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具有全国代表性,可用于描述人群死亡风险和死因分布、测算人群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开展影响居民/患者死亡的原因分析、评估政策/干预措施/治疗方案对死亡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此外,还可以连接其他个案数据库,补充死亡结局。“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从2004年开始推行,在全国抽样调查人群的行为习惯、健康水平、疾病知晓率、管理率、控制率等信息。该系统可用于描述人群中重点慢性病的患病及其控制情况、描述人群中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及三间分布、探索人群慢性病患病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测算危险因素归因疾病负担、通过连接死因结局数据,探索行为和代谢性危险因素与全因和病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系。

周脉耕副主任还介绍了慢病中心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疾病死亡率分析、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研究、疾病负担研究、环境与健康、政策效果评价五个主题。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BMC Public Healt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等公共卫生领域和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期刊。目前,慢病中心正在开展多项研究,其中包括:新冠肺炎疫苗覆盖对人群死亡的影响、新冠和流感中长期死亡率差异、“动态清零”背景下新冠流行和防控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研究、不同防控力度场景下新冠感染和死亡预测研究、反腐政策对公务人员健康的获益研究、疫情前后居民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比较分析、健康扶贫政策评估、胸痛中心建设效果评价等。

演讲嘉宾与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的师生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并讨论了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20220301132819.jpg

(撰写:叶欣晨、武子婷,摄影:马赛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