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轮播

北京大学顺利举办 “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队列调查” Survey of Medical Assessment for Robot Technology(SMART)

2023年5月19日,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全健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共同主办的“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队列调查”(SMART)研讨会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以“医学手术机器人的价值探讨与技术评估”为主线进行引导发言和圆桌对话,来自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界、政界、临床与企业专家,以及北大师生等近百位嘉宾参加了研讨会。

第一部分:开幕仪式

研讨会开幕仪式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许铭教授主持。

1.jpg

许铭教授主持开幕仪式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致欢迎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国恩,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先后在开幕仪式上致辞。

乔杰院士代表北京大学向本次参加研讨会的各界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代表致以热烈欢迎,并借此机会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工信部、国内外兄弟院校的专家们,各学会、协会,以及医疗科技企业长期以来对北京大学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剧演化的特殊历史时期,后疫情时代的公共卫生发展迎来了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较大挑战,全球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各行各业渗透融合,乔杰院士表示医学机器人属于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前沿,其技术评估可持续赋能医疗卫生领域转型升级,促进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整体提升,并希望全健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搭建交叉平台,以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为途径,全面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

2.jpg

乔杰院士致辞

王辰院士认为SMART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专业解决现实医学重大问题的研究,将从经济学、社会综合因素、卫生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非常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据,虽然从实验设计、影响因素等方面来看,这项研究必有艰苦的科学过程——除了投入时间与经历,还将投入高度的智慧,但他相信在刘国恩院长的领导及相关专家的鼎力支持下,这项研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着眼于医学机器人的评估维度,王辰院士进一步强调,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是最关乎国计民生、真正体现人的终极利益的社会事业,而不仅是支持性和服务性的社会事业,要做好这项事业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并预祝SMART取得成功。

3.jpg

王辰院士致辞

刘谦会长认为研讨会的召开必要且及时,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服务会产生重要影响,医学机器人作为数字技术的载体,应用和发展也将对原有的治理体系产生新的要求。医学机器人的应用涉及诸多学科、技术和业务,检查与治疗机器人的评估不同于传统药物评估模式,没有明确和直接的技术手段,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刘谦会长表示,数字应用技术有场景创新的特点,例如出租车向网约车这种服务模式的转变,就是用数字技术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变,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他强调,医学机器人的场景创新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这项评估研究是服务于新时期、新形势、新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专业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中国医院协会将大力支持推动这一项目,更好为患者服务。

4.jpg

刘谦会长致辞

刘国恩院长向百忙之中参与研讨会的专家表示感谢,并系统介绍了项目的成立背景。伴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成为各国合作、竞争、赋能、发展的关键赛道,继土地、资本、人才之后,数据已成为各个国家越发重视的新生产要素。不断升级的云计算、5G通信等数字手段,为医药研发与临床医学的数字化进程赋能添翼,进一步助力临床大夫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精度、广度、效度和温度。毋庸置疑,推进现代医学技术创新的关键条件是长期投资,公平有效的合理回报是促进可持续投入的重要因素。刘国恩院长指出,医疗开支增长在各国都超过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以新医学手段的卫生经济评估来支持医保支付决策,已成为各国医保政策的必选项,如何基于规范、科学的卫生经济证据来支持规范、有效地支付医疗器械器械,包括医学机器人等创新手段,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难点在于缺乏系统、长期、科学的大数据比较基础。刘国恩院长强调,SMART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充满挑战的系统工程,世界并无类似项目的先列可寻,期待与会专家能为项目的研究设计把脉支招、保驾护航。

5.jpg

刘国恩院长致辞

侯岩理事长指出,医用机器人是高端制造业与现代医学技术完美结合的重要产物,医用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正深刻改变着医学行为和服务模式,逐步成为获得优质医疗资源,提升临床医疗安全水平和患者获得感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推动了产业的持续创新。她强调,医学机器人作为医学装备创新的新领域,彰显出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开展医学机器人技术评估,对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需要各方大力支持和协同配合。她介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是医工协同、融合创新的平台,致力于为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促进医学装备产业发展服务,将充分发挥专家、企业优势,对接供需,与全健院深化合作,共同推进SMART项目,依法、依规细化实施方案,加强项目和数据安全管理,提供基于价值医疗理念的中国方案,为中国和世界医学机器人发展做出贡献。

6.jpg

侯岩理事长致辞

第二部分       “SMART中国研究网络”启动仪式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孙晓伟主持了启动仪式。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院士,中国医院协会刘谦会长,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教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侯岩理事长,301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刘荣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军,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张宏家,华科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章小平主任,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院长助理梁霄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金佳斌副主任等共同上台启动了“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队列”中国研究网络。

7.jpg

启动仪式专家合影

第三部分 引导发言

引导发言环节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先后有7位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和英国的资深专家分享了医学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与技术评估现状。

8.jpg

秦雪征教授主持引导发言环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刘荣主任报告了机器人外科的趋势、机器人外科的来临和机器人外科的挑战,提出机器人外科的未来发展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外科,认为手术机器人、智能导航与自动控制等于智能外科。

9.jpg

刘荣主任引导发言

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医疗技术评估和介入手术项目副主任Anastasia Chalkidou分享了评估医疗技术的生命周期方法。

10.jpg

Anastasia Chalkidou主任引导发言

直观外科全球准入和价值开发副总裁Scott Tackett分享了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价值和经济性。

11.jpg

Scott Tackett副总裁引导发言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移动数字医院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焦秉立教授对比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指出人工智能在学习的范畴内工作,创新性、简化功能、发现功能和隐性知识的输入值得商榷。

60bc710657dc4102af571367abc593d2.png

焦秉立教授引导发言

苏塞克斯大学商学院教授Chirantan Chatterjee基于两种最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糖尿病黄斑水肿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电子病历数据,研究了一项新的OCT血管造影(OCTA)技术是如何通过取代现有的旧成像技术,在非盈利的环境中使患者受益而被采用的。

b572037f237b49d0a42a28b14aa23877.jpg

Chirantan Chatterjee教授引导发言

卫生与全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横滨市立大学医学部公众卫生学准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药学系研究科医药政策学客员准教授Ataru Igarashi汇报了日本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创新的价值,并对比分析了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和达芬奇手术的成本有效性。

bf790158dd0d43f09c3abf994bd24245.jpg

Ataru Igarashi教授引导发言

韩国国家循证医疗合作机构 (NECA) 副研究员Jae Kyung Suh通过系统回顾的方法,分析与传统手术相比,韩国机器人辅助手术是否安全和有效。

a7297ebb8973491684059096fce59b6c.jpg

Jae Kyung Suh副研究员引导发言

第四部分:圆桌讨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院士率先发言,他认为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疗效都是值得讨论的,召开此次专家研讨会十分有必要;任何技术都有优缺点,王俊院士根据不同病种,总结了医学机器人的优缺点。台北医学大学前董事长、李祖德教授指出“如何用支付的价格去认同医学机器人的医疗服务价值”是评估医学机器人的基本原则。

16.jpg

王俊院士发言

17.jpg

李祖德教授发言

随后,刘国恩教授提出三个问题与参会嘉宾进行圆桌讨论,第一,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队列调查值得做吗?第二,如果值得做,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第三,从研究设计角度,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最大困难?

18.jpg

刘国恩院长主持

其他与会专家就刘国恩院长提出的三个问题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其中包括做RCT时应该注意人群选取的随机性,做队列研究有可能遇到的问题,研究设计时应该注意区分不同病种等等。譬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教授,基本外科主任助理,北京协和医院医疗委员会委员徐强指出做腔镜和机器人的RCT时,应当考虑医保系统的覆盖范围,主要难点可能是数据的获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章小平指出医学机器人不仅要与科室相匹配,还要与疾病种类相匹配,匹配过程中要关注其安全性、性价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金佳斌十分认可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价值,并指出医学机器人公司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学习曲线短,在较短时间内能被外科医生掌握和应用。

19.png

圆桌讨论现场

本次启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首个“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队列”中国研究网络的成立,旨在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医学机器人真实世界研究平台,提升中国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水平,为优化医疗卫生技术应用与医保支付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赵慧童、何庆红、刘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