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闻动态

刘国恩 | 新冠冲击:生命和生存的影响及其不平等

南都讯记者丁境炫发自北京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招聘岗位向更高教育程度、更高技术含量升级,对硕士以上高学历的人来说,疫情对他们就业的影响反而是正面的,但大专以下的人群就业岗位下跌严重。”6月8日,北大国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刘国恩,在北大国发院举办的第61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分享了他对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与贫富差距的新观察: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各群体之间的经济不平等情况加剧了。相比疫情前,高学历的人群比低学历的人群更容易找到工作,弱势群体获得收入的能力大幅下降,低收入的人群的收入降低幅度也更大。

世界银行最近的一篇论文考察了全球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在疫情发生以来,国民受到的生命损失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该论文的研究结果发现,低收入国家在疫情期间的死亡率不高,国民在收入上受到的影响远远超过生命的影响;而发达国家的民众生命的损失则超过了生存质量的损失。中国的情况更加接近低收入国家的情况,过去两年我国的死亡人数相对较少,但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就是人民生存质量的影响很大。疫情下经济不平等加剧首先反映在就业方面。4月份全国16到24岁的青年人失业率超过18%,刘国恩认为,失业率太高,很多弱势群体获得收入的能力大幅下降,“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平等程度在趋重,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

北大国发院的研究生通过分析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在线招聘的数据,发现: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招聘岗位向更高教育程度、更高技术含量倾斜,对硕士以上高学历的人来说,他们的工作机会不降反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专及以下人群,上市公司对大专学历的人群招聘需求下跌26%,对高中文化人群的招聘需求下跌38.2%,对中专和技校学历的人群招聘需求下跌了50%。

疫情让收入本来就偏低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变得更低。换言之,中国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拉得更大了。他在演讲中引述了北师大2022年一个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2020年全国人民的人均收入因为疫情的影响下跌了7.87%,其中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受到的影响大不一样。对于收入在10%以下的阶层的人来说,他们的收入在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程度高达17.48%。

总之,低收入者受影响更大。数据也显示疫情阻止了我国贫困人口的下降。目前,中国已摆脱绝对贫困,已达到中高收入阶段,使用国际上通行的相对贫困线,即每人每天5.5美金收入。

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每天低于5.5美元收入的人数大概为2亿9655万,但如果没有疫情,这个数字可以减少4236万。“所以我们在关注经济增长对我国人群产生的影响的时候,特别需要关注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群,他们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刘国恩教授在报告末尾呼吁整个社会更加关注没有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弱势群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