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师资团队/ 全职|双聘/ L/ 吕蓓妮/ 学术动态

研究观点 | 吕蓓妮助理教授:真实世界数据模拟目标试验改善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及其Meta分析提供了医学研究的最高等级证据,是验证科学假设的理想首选。但随机对照试验往往花费巨大、耗时长,有时没有实际可行性甚至会违背伦理。现实中许多随机对照试验往往难以开展或难以满足当下的证据 需求。因而,观察性研究有时会成为循证决策的主要证据来源。但观察性研究常面临混杂偏倚、选择偏倚等挑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存疑。为了改善真实世界研究的质量,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Miguel Hernan教授完善了模拟目标试验(emulate a target trial)的方法框架,主张设计真实世界研究时,通过假想一个解决研究问题的目标临床试验 ,参照目标临床试验进行观察性研究的关键因素设计 ,在因果推断方法学的合理运用下达到RCT试验的效果。

我们的研究将目标试验模拟引入到老年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选择。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血管通路指南指出,“目前不同血管通路与(老年患者)死亡或住院风险的关系尚不明确,缺少高质量的证据来指导选择(血管通路)”(Lok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20, 75, S1)。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USRDS)老年透析患者数据,依照目标试验设定随访流程,纠正既往观察性研究的选择偏倚;同时利用高维倾向性评分和工具变量法等因果推断方法模拟随机分配,减少混杂偏倚。研究发现,在未校正混杂偏倚前,动静脉内瘘的死亡和住院风险低于移植物内瘘,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但在充分控制偏倚后,动静脉内瘘和移动物内瘘的死亡和住院风险并无显著差异(Am J Kidney Dis. 2022, 79, 69)。该工作揭示了对于老年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和移植物内瘘均可能是合理的选择,选择何种血管通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比如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预期寿命。文章发表于美国肾脏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发表后被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USRDS)作为亮点论文报道,被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引用,并受邀在2023年美国诊断和介入肾脏病学会(ASDIN)年会进行口头汇报。